fbpx

覺醒父母 – 面對、接受、感恩

為了讓三個年幼的小孩將來能夠好好回憶媽媽,這一陣子一邊整理 Irene 的照片,一邊也會翻翻 Irene 過去寫的文章。雖然我沒有像 Irene 這麼會表達與撰寫文章,但受到大家鼓勵,我想試著將 Irene 的部落格與精神延續下去。寫文章可以記錄與分享下許多當下的體驗與感動,也是延續 Irene 給我的靈感與啟發,更是寫給孩子未來的一封封家書。


除了感概人生無常,順著 Irene 文章的思緒與曾經說過的話,我反覆想著要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與更好的爸爸,陪伴支持三個小孩的成長。Irene 之前曾說我是她育兒路上的絆腳石,因為我的內心存在著是一個幼稚白目、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小男孩,總是在育兒路上扯她後腿的豬隊友。家裡雖然有許多教養的書,但從前的我並不會特別拿起來翻看。


在跟著 Irene 過去一年尋找生命意義與身心靈成長的啟發之下,這段時間看到了一本讓我有許多共鳴與相見恨晚的書: 《覺醒父母: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,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》(The Conscious Parent: Transforming ourselves, Empowering our Children)。這本書在2010年時出版,跟一般教養的書不太一樣,作者強調育兒從父母自身覺察自省開始,要先改變並療癒自己內心的小孩,陪伴支持小孩與自己的成長。這本書也是少數擁有達賴喇嘛專文推薦的。不管有沒有有讀過這本書,希望大家也不吝惜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與心得感想。


不管一個、兩個、三個小孩都有不同的煩惱與辛苦,每個人的時空背景都不同。也許有朋友說看我一個人,一邊工作一邊帶三個小孩好辛苦,我總笑笑地說,大家都一樣辛苦呢!大家也都會有沮喪崩潰的時候吧! 在這疫情威脅的環境下尤其不容易,許多人一樣要一邊在家從早到晚工作,一邊要注意小孩每天跟學校的課表和功課,壓力與情緒。


我並非教養專家,談到教養,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自己習慣與適合的方式。分享的心得不是要否定或顛覆既有的傳統或教養方式。單純地想分享自己近期的省思並紀錄心得,還希望大家見諒,期許共同勉勵。在此,我也並非立下目標要求自己做個完美的爸爸,因為如同《覺醒父母》這本書的作者 Dr. Shefali 指出,完美父母是個幻想,重要的在於陪伴與支持小孩的成長。認清、接受、與面對自己和小孩都不是完美的。對於完美的標準可能是一廂情願,又或者每個人對完美的定義也不盡相同。不管是新手爸媽或已經成為父母多年,我們都是人都會犯錯。我期許自己能從「覺知」開始,避免一下子跳入主觀的批判,慢慢地覺察自己的觀念或想法,哪些可以做更好的地方,進而改進自己,才能夠讓更好自己來繼續陪伴支持小孩的成長。


在覺察自己的同時,期許自己用心地去覺察三個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與需求。
心思細膩的哥哥 Erik,可能有點完美主義,一點點不如意或事情不如預期就會掉下傷心的眼淚。跟弟弟吵架時,也常是哥哥先哭。還記得哥哥有時候一哭就會停不下來,甚至哭到喘不過氣,他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喘過來。掉眼淚可能是他抒發情緒的方式,釋放負面情緒,因此我提醒著自己不能急躁,而直接對 Erik 說 「這有甚麼好哭的」。我試著跟他說,我們要互相提醒著對方,可以傷心難過地哭,但要學習觀察自己情緒,練習深呼吸,調整好狀況再繼續。透過親子共讀的方式,我們會一起做些呼吸練習,一起來互相打氣。


弟弟 Evan 似乎較不能接受新事物和挫折,學習一些新的事物時,需要稍微推著他一把。一有不如意時,Evan 就是板著一張臭臉。弟弟常常會裝不懂,也許是他比較保守固執的個性,也可能是因為怕做錯時被哥哥笑而不願意嘗試。身為家中老二的 Evan,也許是想要吸引更多的注意,才會這麼做來博取關注。我們家人會需要給予更多關心、嘗試的機會與鼓勵,避免一下對 Evan 說「這有甚麼難的」、「這你怎麽都不會」等等打擊 Evan 信心的話,更不要拿 Evan 跟他哥哥的成長做比較,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。讓他更熟悉與了解挫折是學習的必經過程,藉著這些錯誤,才更有機會學習與成長。 這週某一天弟弟的心理諮詢視訊,我無論怎麽跟他溝通,他就是拼命地躲,不讓 iPad 鏡頭照到。不願意面對鏡頭卻也不願意跟我說他要躲著的原因,Evan 緊繃著他一張不情願的臉。面對他這麼頑強的個性,我要一邊遠端開會報告,一邊處理他的情緒,當下我真的是很無助,只好馬上先取消那天 Evan 的諮商視訊。其實對於一個四歲的 Evan 來說,與人面對面的互動會比視訊好許多,無奈因為疫情現在只能用遠端視訊諮商。面對這樣子的情況當下也會有挫折感,但換個角度想,也許 Evan 還不能適應這種遠端的溝通,也需要體諒他在媽媽走後需要適應很多事情。弟弟的不按牌理出牌,還真是讓我傷透腦筋,但想一想,我的不按牌理出牌,也是讓 Irene 傷透腦筋的呀! 對於他的成長,似乎任何的迫切「期望」就會變成「失望」。我只能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先平心靜氣,深呼吸,想想怎麽耐心地調整方式引導 Evan 接受挫折與面對自己的情緒。


Emma 妹妹正值18個月的探索階段,雖然在走路與學習講話的速度都比兩個哥哥慢了些,但她也有自己的探索學習方式。比如說聽到新的音樂時,妹妹也是最會跟著節奏左右搖擺跳舞。看到哥哥 Erik 彈鋼琴時,Emma 也會有樣學樣的雙手左右來回揮舞。在 Emma 的學習上,我發現或許因為家中從兩個哥哥以來書籍與玩具陸續累積了很多,她並沒有辦法特別專注於一個玩具或一本書,很容易分心或失去興趣。因次,我調整了一下家裡,避免一下拿出太多書籍與玩具教材,讓她能更專注地在感覺統合上更有效地學習。 由於三到六歲是小孩人格發展的關鍵期,因為沒有媽媽陪伴 Emma,之後還需要特別觀察與支持她的發展。


要當更好的爸爸,首先不能再做個無感的人。仔細觀察三個小孩發展的近況同時,我也需要好好覺察自己內心的小孩,究竟是甚麼模樣。這也意味著要好好檢視一些過去的習慣與觀念,是否需要改進更正。進一步地提醒著自己,如何能更進一步增進親子關係與互動,來支持陪伴孩子們成長。
老實說自己從小個性比較急也不是很有耐心,尤其工作忙碌身心俱疲後,小孩一點的行為舉止,容易火山爆發。自己憑心而論也知道,其實說工作累或忙、經濟與工作壓力等等都是藉口。 如果沒有認真地反省與改進自己身心靈的健康,就算在沒有工作或家務瑣事時,一樣難以改進自己的急性子缺點,增進親子關係與陪伴小孩。性子急如我,有時候對小孩說「 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」,但這個「好」是我自己預設立場之下的反應,對於小孩真的「好」的決定嗎?或者,其實我可以更客觀地打開各種其他想法與可能性,再想一想該怎麽做呢?


一直以來心急的我,總是催著小孩從起床出門上學,吃東西、寫作業、到趕著他們上床睡覺,而似乎忽略了耐心些與放慢腳步體會當下,看著他們成長中的一點一滴。有種想要他們趕快學會獨立的感覺。「趕快吃」、「趕快收玩具」、「趕快寫作業」、「趕快睡覺」,一天至少會不自覺地說上十幾次「趕快」。但認真想過後,小孩成長有他們的步調,也許是我已經變成習慣,太心急地凡事都要催促他們了嗎? 是否應該要有時換個輕鬆點的方式來陪伴他們呢? 跟他們一起調整步調成長,尤其學習從挫折中站起來,而不是我逼著他們要馬上長大獨立。


這樣的拿捏真不容易,尤其要讓他們知道有他們自由的底線與原則。感覺我幾乎每天都在跟小孩們溝通談判,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做一些決定的權利,但要承擔後果的責任。譬如這一周有一天哥哥弟弟一起洗完澡後,兩個人不穿衣服在打打鬧鬧。之前的我會馬上盯著請他們趕快穿好衣服、擦乳液與刷牙,尤其在這外面下雪的寒冬裡。這一次我試著不帶情緒,以旁觀者的角度看著他們打鬧了十幾分鐘,確保他們仍然在安全的情況下,直到弟弟摔倒後,我才出面「關注」並提醒他們在浴室的安全,與需要穿上衣服怕著涼的原因。面對我異常冷靜的反應,弟弟也沒有如往常地大哭大鬧,算是父子兩個人的察覺相處踏出了一步。


反思自己的缺點這麼多,Irene 也容忍了我這麼多年,再看看三個小孩與生俱來獨特的「個性」(客觀地來說也不是缺點),似乎是微不足道了。或許在育兒路上,面對三個小孩不同的個性與成長,有了好好地覺察自省後,配合教養專家們的建議與方法,我會少些沮喪無助,多些感動與欣慰。希望幾年後,當我出現給三個小孩期望壓力時,能夠想想現在寫下的感想與體悟,做個不斷覺察自己的父親。從小孩的行為舉止,有時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與缺點。我期許自己讓小孩了解生活中有快樂、生氣、難過、悲傷、挫折都是正常的,就算我是爸爸,我也還在學習,也會一直繼續學習,一家人可以一起學習、互相提醒。


常聽到別人說小孩隨便養,自己會長大,但是就如同Dr. Shefali指出的,自己小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與壓抑,即使是父母不經意不自覺地,其實會影響到小孩長大的人格發展。仔細回想一下,小時候有什麼事情至今對自己的影響很大?歷歷在目的經驗甚至陰影是否仍然在呢?一代傳一代的家庭觀念、身教、言教,也許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。正面的傳統與觀念可以保留,但是負面的,如果是以一種「本來就是這樣」的無感反應,缺少檢視與反思,這樣教給下一代不是我們所想要看到的吧? 在適當的時機,我期許透過覺察與反思來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身教、言教。我相信從自己開始的反思是改變最快的途徑!


Dr. Shefali 在書中也提到大家對於「愛」的一些誤解。書中有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反思: “Love without consciousness is need, dependency and control” (愛如果少了覺知,就會變成需要,倚靠與控制)。雖然很愛小孩,但是這個「愛」可能是盲目的,充滿控制。我期許自己對於小孩的愛,不是盲目地溺愛、也不是處處順從小孩,讓小孩做甚麼都可以的放縱。也不希望是控制的愛,因為父母一廂情願預設立場,覺得對小孩是好的,但當小孩達不到預設的期望時,更容易增加控制的慾望,以滿足自己的虛榮與幻想。也許會有「 我們這麼做,都是為了你好」的想法,卻往往有揠苗助長的情況,或讓親子雙方都僵持不下,而每況愈下。這些或多或少,都會造成小孩心裡的負擔與壓抑的情緒。小孩長大後,表面上可能乍看並無影響,但潛意識中的抑鬱與壓力,可能成為「未爆彈」,在沒有適當的調適釋放,更可能衍生出對自我價值的深遠影響。


重複讀著Irene 之前寫過另一篇文章「 為什麼想生小孩」(https://www.irenesnote.com/2018/08/26/kids/),似乎又有了些更深的認知與體誤。今天的我,或許有些新的想法與更全面的答案。當時的我很隨意地回答說,「因為我喜歡小孩」、「小孩是新希望」等等。在 Irene 離開後這兩個月的沉澱下,如今我有了些不同的想法。因為小孩是上天賜給我們,來幫助與陪伴著我們,讓我檢視並提升自己,尤其是自己內心的小孩,讓我成為更好的人。教學相長,透過與孩子們的互動,用心聆聽那個內心的聲音來幫助成長自己。生小孩不應該只是人生中一個清單 、checklist 上的一項工作或「成就」。生小孩不應該是為了要給家人交代,更不應該只覺得別人結了婚就馬上追問什麼時候要有小孩。因為大家這一輩子中的任何選擇與體悟都是獨特的,也都是自己一生中要面對的課題。


人生中的決定,在短時間內或當下好像有好與壞之分,但過幾年後回頭看,也許又有不同的看法了吧? 因此,我期盼著與小孩一起從小的決定開始,到大的決定,都與小孩有更多互動討論、互相支持。結果不管好與壞,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與承擔。希望也可以藉此培養小孩的自我信心與自主決定的能力。
我了解 Irene 過去的求好心切,總是督促我成為更好的自己與爸爸,要用耐心與聆聽陪伴來接受小孩成長中的一切。透過 Irene 曾經的分享與兩個人過往的討論,許多的想法油然而生。再加上最近從幾本書中得到感想,想要藉由這一篇文章好好紀錄一下,來提醒自己莫忘初衷。說比做容易,不能光說不練,要來加以實踐!


感謝 Irene 給我這三個小孩子,是陪伴我繼續走下去最棒的禮物。我含著眼淚,笑著繼續跟三個孩子一起成長,面對、接受、與感恩彼此每個生命中的發生!

By Daniel

You Might Also Like